97. 番外一 琐碎日常1-2(1 / 2)

咸鱼继母日常 明栀 3496 字 10天前

琐碎日常一

一日, 温叶从陆氏那离开,路上正好碰到下学的徐玉宣。

这小子见到她喊了一声“母亲”后,就故意别开小脑袋, 和她隔着一段距离走路。

时不时“哼”几声。

好像之前去庄子上看猪圈里的小猪,小猪吃到好吃的, 也是像他这般哼哼唧唧。

“还不高兴呢”温叶难得主动搭话。

徐玉宣瞬间回头道“母亲下回吃完, 要把骨头留着。”

温叶笑了“行,母亲以后不会忘了。”

不就是昨儿多吃了他一块风干兔,然后忘了将骨头留给他嘛。

前不久书院放假, 徐景容回来一趟, 带了不少风干兔, 府里吃了好一阵子, 也导致徐玉宣院里的兔子墓碑急剧增加。

温叶没想到这小子书读的一般,兔子缺了哪块骨头,他却都记得清清楚楚。

小小年纪,爱好稀奇古怪。

温叶主动一步后,徐玉宣也不再哼了,而是道“母亲,先生布置了好多课业, 晚膳宣儿就不陪母亲用了。”

六岁的徐玉宣懂事明理了不少,连陆氏都经常说。

不过在温叶和徐月嘉面前,他还是会经常流露自己的小脾气。

温叶嗯了一声,在岔路口和他挥手“去吧, 好好做功课。”

徐玉宣背着书袋,转身往西侧院方向走去。

温叶亲眼见他走远后,扭头就与桃枝说“去,吩咐小厨房, 今晚炖兔肉。”

这回她要痛痛快快吃。

当天晚膳,徐月嘉望着桌上的麻辣兔头,没有多言,只道“记得毁尸灭迹。”

温叶“放心,桃枝早就是熟手了。”

还未走出去的桃枝听到这句“”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干的是杀人的勾当。

桃枝不禁叹气,以前只有夫人一个人说话不着调,如今郎君也跟着学。

琐碎日常二

定安侯夫人近来开始操心长子的婚事。

陆氏与这位嫡亲弟弟年岁相差较大,陆世子十四岁进军营,今年将满十九。

按照大晋男女婚嫁的风俗,不算晚,但也绝不算早。

定安侯府夫人心里有看好的姑娘,就是有些拿捏不定,于是找了个日子来国公府,想让陆氏帮忙参谋参谋。

恰巧那日,温叶也在。

说实在的,定安侯夫人她也没见过两次面,可每见一次,温叶都会惊艳一回。

人有时候就得认命,无论怎么保养,就是比不过人家天生长得好。

皮肤白到仿佛能发光,完全看不出来已经四十余。

陆氏的眉眼和五官都像极了她,不过总体上看,差别还是有的,温叶不禁想,这一丁点差别大概是来自定安侯。

定安侯夫人低头抿了口茶,忽感一道目光,抬头望去,见自家女儿的弟妹一直盯着自己瞧,笑问“叶娘这般盯着我作甚”

陆氏闻言,也看过来。

温叶笑着解释“晚辈就是想问问侯夫人平日里是怎么保养的,皮肤能一直这么细腻,晚辈也想学学。”

定安侯夫人没想到温叶会问自己这个,没忍住,用帕捂唇无声笑了。

陆氏微瞪了一眼温叶后,无奈看向自家母亲道“娘,叶娘就是孩子心性,你别介怀。”

其实定安侯夫人与温叶真正接触不多,对她的了解几乎全部来源于长女陆氏。

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油嘴滑舌”。

那时定安侯夫人还觉得是长女说得太过,今日一见,她默默收回先前的想法,是她想法太窄。

她看向女儿道“介怀什么,我听着挺不错。”

定安侯夫人性情虽然内敛了些,但也没有想要和一段真诚的夸奖较劲。

保养的法子嘛,肯定是有。

见温叶言行真诚,定安侯夫人不吝啬道“回头我拿一份给你,不过法子因人而异,效果皆有不同,你也别抱太大期望。”

而后,话题重新回到侯府世子夫人的人选上。

面对定安侯夫人给出的两名姑娘,陆氏给了自己的见解,最后道“她们都是好姑娘,不过娘,你还是要多问问大弟的想法,夫妻和睦大都还是看男子。”

陆氏说的委婉,这世间,只要男子能安分体贴些,何愁妻子们不温和恭顺。

定安侯夫人点了点头道“娘知晓你的意思,来之前娘问过你大弟了,他说无论我和你爹给他选定哪家姑娘,他都会好好对待人家。”

意思是没有心上人的意思。

定安侯夫妇年轻时就是彼此看对了眼才在一起,是以在儿女婚事上,他们都会先过问孩子们的意见。

陆氏对亲弟弟的话还是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