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正文完 两道身影始终并行。(1 / 2)

咸鱼继母日常 明栀 3332 字 10天前

时间门过得飞快, 一眨眼又是一年。

要说温叶在国公府的日子有什么波折阻碍,那勉强算得上的应该就是徐国公。

一切缘由都来自陆氏前两次生辰。

温叶对此倒没有要退让的意思,在她眼里, 自己明明是助攻。

而且日子也不能总一成不变, 有个人在其中闹腾, 还挺有意思的其实。

也不知徐国公何时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毕竟连陆氏都看了出来。

今年年初,大姑母带着儿媳姚氏以及半岁的孙子从陵城回来,与儿子申廷轩正式团聚。

申廷轩在朝的官职虽不算高, 但身居要职,只要持身公正, 多做出功绩来,往上升是迟早的事。

大姑母彻底没了后顾之忧,时常来国公府找温叶玩。

还有徐月嘉, 也升职了。

刑部的蒋老尚书又一次向皇帝提出致仕,这回皇帝没再驳回。

刑部尚书一职刚空缺,皇帝就提拔了徐月嘉。

温叶知道后,比较关心的是“那俸禄是不是也比以前多了”

虽说朝廷的俸禄比起那些铺子田庄的盈利, 渺小无比。但两者意义不同, 温叶以前没关心过, 像徐月嘉这样品级的官员,月俸是多少。

徐月嘉看她,眸含无奈道“嗯。”

温叶挺高兴道“恭喜郎君升职。”

也不知是因为他升职而高兴,还是因为俸禄涨了一事。

一旁埋头练字的徐玉宣听了,探过脑袋道“父亲升官啦”

温叶闻声接道“是啊,等你父亲领了俸禄回来,让他给你买烤鸡吃。”

四岁多的徐玉宣没先前那般好骗了,他浅哼一声嘀咕“明明是母亲想。”

他可不傻

书房就这般大, 小孩儿的嘀咕声自然而然落到温叶耳旁,她笑了笑“那你父亲买回来,你别吃。”

徐玉宣哪里愿意,当即道“要吃”

不傻归不傻,烤鸡还是要吃的。

入秋之后,陆氏给徐玉宣选了一匹小马驹,前年去溪泉山避暑时,徐玉宣就嚷嚷着想学骑马,如今总算是能如愿了。

小马驹不在府里,而是在郊外的一处庄子上。

本来陆氏是要随行的,顺带查一查庄务,谁知在出发前另一处庄子有人闹事,有人伤情严重,庄头报到她这儿来了。

闹事的庄子在城南,养着小马驹的庄子在城北,根本不在一个方向。

没办法,事有轻重缓急,陆氏只能先去处理闹事的庄子。

陆氏不想让徐玉宣失望,便问了温叶一个人行不行。

说是教骑马,也不用她们亲自教,国公府护卫一大堆,总能挑出细心的来。

温叶没意见。

他们出发早,到达庄子后才将将辰时多一点。

温叶让人在边上摆了躺椅和竹桌茶点。

远远望着徐玉宣由侍卫牵着马绳,骑着小马驹在平坦的荒地上绕圈。

偶尔能听见徐玉宣朝她这边喊“母亲”

温叶通常招手回应。

这个点的风还带着一丝丝凉意,温叶没看太久就卧躺了下去,话本往脸上一盖,安安静静补眠。

桃枝和云枝一瞧,立即默契上前一左一右替温叶挡着。

一上午的时间门里,徐玉宣学骑马时温叶在睡觉,徐玉宣去地里挖土豆时,温叶醒了,吃了点心喝完茶,拿起话本继续看。

徐玉宣挖完土豆又跑去庄上的磨坊看驴拉磨,温叶这时话本也看完了,开始琢磨着中午的饭菜。

长这么大,徐玉宣第一次见到驴,看完驴拉磨后,他兴冲冲跑回来和温叶说道。

纪嬷嬷几个缀在后头,累得气喘。

徐玉宣如今就像个小滑头,腿脚利索起来后,除了温叶和徐月嘉,连陆氏都抓不住他。

徐玉宣晃动温叶的胳膊央求“母亲,我想买一头小驴”

温叶掀起眼眸,看向他道“你不是已经有小马驹了”

徐玉宣气不太直道“可是、可是宣儿还没有小驴啊”

温叶没答应也没拒绝,而是问“你要驴做什么”

徐玉宣想了想,没想出来。

最后他抓了抓头发道“和小马驹作伴,小马驹太孤独了”

温叶听后,不由得发散思维,然后再生头骡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