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2 / 2)

骼制成标本,叶雪衍感觉少说也要几个星期。

没想到第二周,吕镇修就发了照片给叶雪衍。

那是一副五米多长的鼬鲨骨骼标本,放在展厅里,像游在星空中一样,看起来非常酷炫,叶雪衍甚至能通过标本看见它活着的样子。

他怔了一下,第一次意识到,将鱼类的骨骼做成标本的意义。

这些标本不仅是它们存活过的证据,还可能是它们和人类产生联结的桥梁。

人类只有认识到它们了,才会去保护它们。

这对许多鱼类来说都非常重要。

死掉的那条鼬鲨都已经做成标本摆在展厅里了,活着的那条鼬鲨还在叶雪衍的海洋牧场里晃悠。

叶雪衍的海洋牧场到现在都没能形成规模,里面的鱼类也不多,鲍鱼和鳗鱼都在海底活动,个头还小,鼬鲨就算有心要吃它们也比较难实现。

总的来说,叶雪衍的损失不大。

有这么一条大型鼬鲨在这里,叶雪衍这边是没所谓,其他人的感觉就不那么美好了。

他们这边的海还是有渔民活动的。

不仅有渔民活动,出海捕鱼的渔民还不少。

渔民出海看似无本买卖,其实每一趟的成本都挺高昂。

别的不说,现在油价那么贵,出一次海少说也要烧掉一百多块钱油,多的四五百都打不住。

其次渔网也很贵,打渔的时候,海洋生物还经常把渔网弄破,他们隔三差五就要补充新的渔网。

此外渔船的折旧费也不容小觑,还有捕鱼证书,申请出海的手续等等。

总之,渔民出一次海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不在少数。

现在已经到夏天了,总体而言,他们这片海域的鱼还是比较多,往常出海大家多少能挣一点。

自从这片海有一条鼬鲨在活动之后,日子就没有这么美妙了。

鼬鲨不愧有海洋垃圾桶之称,这家伙什么都吃,连渔网也咬,很多渔网都被它撕烂过。

最可怕的不是这条鼬鲨会撕咬渔网,而是它极其聪明。

一两次它还没有意识到,等多咬几次渔网之后,它就发现渔网上是有鱼的。

好家伙

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它就再也不去捕猎了,而是每天从这边游到那边,一路上就在找那些浮在海面上的渔网。

只要看到了,它就凑上去,盯着人家的渔网,张开大嘴巴,把渔网上的鱼美美一咬,跟吃肉串似的,把鱼都咬下来吃掉。

三番五次之后,渔民们再也忍受不了了,纷纷报警,要求把这条鼬鲨扔到外面的海洋里去。

有关部门也头疼,马上过来跟叶雪衍沟通。

叶雪衍也是直到这时候,才知道鼬鲨在这一片海域简直成了无敌的存在。

它撕咬渔网里的鱼,去渔排里搞破坏,还追击路过的船只,成了霸王。

近海的渔业资源并没有那么足,渔民们的生活也没那么容易。

叶雪衍只好配合相关部门一起,将这条鼬鲨麻醉了送到外面的大洋中去,顺便给它打了尾标,安装卫星追踪器,方便科学家们后续观察。

那些遭受鼬鲨祸害的渔民,叶雪衍也私人掏腰包,通过有关部门那边补偿了他们的损失。

这条鼬鲨虽然不是他养的,但因为他在这里,鼬鲨才游过来,还请他吃了鼬鲨,无论怎么样,他都是有一部分责任的。

送走鼬鲨后,不仅附近的渔民松了一口气,海獭也松了一口气。

有一条大天敌在这里,海獭连海都不敢下了,好一段时间没有去它的领地里巡视。

现在鼬鲨终于走了,它也恢复到了每天带着鸭子游玩的日子。

这段时

间,叶雪衍家的鸭子吃的十分好,运动量又大,在这里过得很顺心。

因此,它们的个头也蹭蹭蹭地长了起来。

前一段时间它们还是小鸭子,现在已经长成了有两斤多重的大鸭子。

叶雪衍观察着这些鸭子,估计要不了一个月,它们应该就会下蛋了。

只是不知道这些在海里生活的鸭子下的海鸭蛋究竟是什么味道,会不会比他以前尝过的鸭蛋味道要好

盼望着鸭子下蛋,叶雪衍这段时间经过红树林的时候都会仔细过去看一看,试图发现里面的海鸭蛋。

鸭蛋还没看见,他倒发现了红树林里的不速之客。

在他的忙碌中,红树林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大群青蟹。

这些青蟹有大有小,大的都快一斤了,小的还是大眼幼体。

它们就藏在红树林底下,在水里挖了一个又一个的青蟹洞。

叶雪衍第一次发现红树林里有很多青蟹洞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他都没有想到这片小小的红树林居然能藏着那么多的青蟹。

通过观察,他很快发现红树林之所以有那么多青蟹,还跟他养鸭子有关。

他把鸭子养在这里,因为这里的饵料比较少,一般都是人工喂养。

这些鸭子他没打算卖,喂养的时候也不计成本,基本上都是动物性饲料,什么螺啊,小鱼啊鳗鱼吃什么,鸭子就吃什么。

这种上好的饵料,不仅鸭子们感兴趣,青蟹们也感兴趣。

它们就一只传一只,渐渐的,附近的青蟹都跑到这边觅食,还在桐花树下挖洞。

鸭子再怎么适应海上生活,它们也不过是一群鸭子而已,它们根本就够不到海水底下的青蟹洞。

因此青蟹就舒服又惬意地在这片地方存活了下来。

因为叶雪衍平时偶尔会过来这边释放龙力,得到了龙力滋养的青蟹,长得更加强壮了,基本没有夭折的,数量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叶雪衍得到了青蟹的图鉴,但他从来没打算过养一些青蟹。

主要是他怕麻烦,而且场地也不够。

没想到他没主动养,青蟹自己倒上门来了。

这叫什么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叶雪衍在海底观察了一下,这么多青蟹在这里,明年他起码能收获到几千斤青蟹。

这些青蟹还是半野生的,会自己去找食物,没什么饲养成本。

也就是说明年他提桶过来白捡就可以了。

这等好事,哪怕他是一条龙也高兴得很。

为此,叶雪衍特地教育海獭“看到红树林里的青蟹了没有你别去祸害那些青蟹啊,要不然我就把你的零食通通断掉。”

海獭心虚地将腋下的袋子挪了挪“嗷”

叶雪衍斜眼觑它“我看到你袋子里的青蟹了。到此为止,以后不能咬。你又不爱吃青蟹,老是咬青蟹干嘛过度捕猎的习惯要不得。”

海獭仰着脑袋“嗷”

叶雪衍也不知道它有没有听懂,心里不太放心这家伙,最终点着它的鼻子说道“要不然你明天还是跟我出海捕鱼好了。”

把这家伙放到眼皮底下看着,它总不可能悄悄再去祸害青蟹。

捕鱼计划也是叶雪衍最近才做的。

谢醒建议他可以用渔船迅速熟悉这片海域,最好拿到这片海域大部分物种的图鉴。

叶雪衍感觉光是做兽医,或者有时候出去捕鱼吃,比较难达成这个目标。

他还是学其他渔民那样直接将船开到海上捕鱼好了。

那样的话,通过运气和实力,他基本能碰到这片海域的大部分海洋生物,并想办法得到图鉴。

至于小部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看运气。

这么想着,叶雪衍去小镇上购买了渔网。

他们捕鱼的渔网也有名堂。

有些渔民喜欢用沉网,有些渔民喜欢用浮网,有些渔民则喜欢用底拖网。

每个渔民都有自己擅长的捕捞手段。

叶雪衍从来没有出海捕过鱼,他决定按照大家的建议和对自己的了解,选择最简单的浮网。

浮网,顾名思义就是浮在海面上的网。

它带着浮标,扔到海里的时候,能直接浮在海面上,渔网部分则沉到海水中。过往的鱼要是没发现这里有渔网,不小心撞入网中就会被渔网缠上,导致无法逃脱,从而达到捕鱼的目的。

用浮网捕鱼不需要技术,只需要运气。

叶雪衍别的都不行,恰恰运气最好,用这种渔网肯定没有问题。

出海捕鱼的第一天,叶雪衍起了个大早,把渔网放到船上装好,然后带着海獭出了海。

他对附近的海域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哪些地方有鱼哪些地方没有鱼。

根据今天的洋流和风向,他选择到离海岸大概两百海里以内的地方捕鱼。

浮网,把渔网扔到海里就可以了。

他只要耐心等路过的海洋生物自投罗网,然后再把渔网给拉上来。

叶雪衍怕第一天捕不了多少鱼,一共带了十张渔网。

他要一张张把渔网全都扔到海里,等扔完最后一张再开船回来收第一张渔网。

渔网的投放范围会比较大,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时间差。

叶雪衍也没指望自己第一次就能捞到多少鱼,打算先试试水,再看看情况,调整一下自己的技术,或者调整一下扔网的海域。

没想到他扔渔网的过程中,海獭直接跳进海里,潜到海底下。

它仗着自己体型比较大,身形比较灵活,专门吓过往的小鱼小虾,小螃蟹。

海獭最近也是长过见识的海獭了。

它甚至有一定的捕鱼智慧,老远就把鱼从这边赶到那边,专门趁鱼虾惊慌失措的时候,引导着它们往渔网的方向游。

浮网的网线非常细,又是半透明的,平时扔在海里,鱼虾一个不小心都会撞到上面,这样被海獭专门一赶,它们更来不及分辨。

没过多久,渔网上就挂满了鱼虾和海蟹。

叶雪衍还没有扔完那边的渔网,这边的渔网就已经挂满了。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没想到海獭居然有这等智慧。

等等

它的行为怎么那么眼熟好像在其他地方看过,叶雪衍回忆了一下,发现海獭这家伙就是学鼬鲨的。

怪不得他觉得那么眼熟。

这不就是那条鼬鲨经常干的事吗

叶雪衍看着海獭,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学好需千日,学坏只一时了。

这是什么鼬鲨行径

它跨物种学得那么快,真的好吗

海獭不知道叶雪衍的心理活动,它朝叶雪衍嗷嗷叫着,满脸都是求表扬的神色

叶雪衍摸摸它,心情复杂“你这也太厉害了。”

海獭“嗷”

因为有海獭的帮忙,叶雪衍今天捕捞上来的鱼非常多,远超他的想象。

他光是把鱼从网往上弄下来,就弄的手指头都疼了,更别说他还得分辨一下,把渔网上的小鱼以及比较珍惜的种类重新扔回海里。

其实不光是他,所有出海的渔民都是类似的操作,面对那些比较少见或者还没来得及长大的小鱼,要尽量把它扔回海里。

大家在海上谋生,都很相信玄学。

要是乱来的

话,可能今天捞到的鱼还能较多的钱,等下次再出海捕捞就没有收获了。

叶雪衍倒不怎么相信玄学。

不过他作为一条龙,本来就要保护海洋生物,自己捕捞到了海洋生物,总不能因为钱带头破坏在海上谋生的原则。

叶雪衍清晨出的海。

他原本打算中午回去,没想到捉的鱼太多了,他直到傍晚才回到码头。

在路上他已经让海獭下去了。

这家伙的身份比较敏感,不适合出现在大众的眼前。

尽管没有海獭,叶雪衍满载而归的行为还是惊动了码头上的绝大部分人。

好多年没见谁一口气捕到这么多鱼了。

人们奔走相告,很快就把叶雪衍和他的鱼围得水泄不通。

“好家伙,你这是在海上漂了多少天,捞了那么多鱼回来”

“等等,叶大夫你是那个兽医叶大夫吧你不是专门给水产看病的吗怎么还出海打鱼啊”

“你这个是在海上打的鱼吧还是去谁家的鱼排上将鱼运回来了”

“这也太夸张了吧,我看一下有鱼、有虾、有螃蟹,你这里怎么什么都有啊”

“没想到叶大夫不仅医术好,手气也这么好”

“这个是技术问题吧叶大夫怎么做到的传授一下秘诀呗”

这年头渔业资源日渐稀少,能一天捕捞到这么多鱼,实在太令人震撼了。

好多人还专门打电话给亲朋好友,让人来看热闹。

有那么多鱼,鱼贩子们也挤到前面,想要将他的渔获包圆。

现在养殖业已经很发达了,大家吃到的海鱼大多都是养殖的海鱼,野生的海鱼比较珍稀。

有些养殖的海鱼比较好吃,但也有很多种类压根没有人工养殖的成品,只能吃野鱼。

这么多海鱼,别的不说,如果能够买下,再转手卖出去,肯定能赚一大笔。

鱼贩子们看着叶雪衍的鱼,感觉看到了发财的机会,更不肯离开了。

之前的人不离开,又有新的人来。

有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得到消息,也围上来,要采访他。

叶雪衍很快体会到了什么叫人民群众的热情,他介绍得嘴巴都快干了。

叶雪衍原本还想留多一点鱼,看看都是什么种类。

最后,实在受不了那么多人围观,他将一些比较名贵美味的渔获留了下来,打算给万扶摇寄去。

剩下的渔获当场就卖了,结果卖了两万七千块。

鱼贩子报出价格的时候,周围的人全都沉默了。

叶雪衍自己也沉默了“多少”

鱼贩子咽咽口水,准确地报出了数字“两万七千三百一十九,算你两万七千三百二十,大家都看着的,我没算错。”

叶雪衍看向周围。

众人齐刷刷点头。

难得一群陌生人这么有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