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心虚 奇怪的父子俩。(1 / 2)

咸鱼继母日常 明栀 4116 字 10天前

纪嬷嬷忙哄道“小公子别着急, 嬷嬷有留了一块。”

徐玉宣泪眼汪汪,还有些忐忑“真哒”

纪嬷嬷肯定点头,还对徐玉宣笑了一下, 安抚他“嬷嬷不会骗人。”

她一直没提醒小公子, 除了见他吃得开心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看到郎君买了两盒回来。

那应该就是小公子和二夫人一人一盒的意思。

之所以让小公子留一半给二夫人,怕是郎君担心小公子全吃完了,晚膳就吃不下了。

说到底, 郎君还是疼惜小公子的, 纪嬷嬷心里想道, 只是郎君面冷心热, 表面上看不大出来而已。

有了纪嬷嬷的保证, 徐玉宣逐渐放松下来。

忍冬用湿帕帮他擦了手,荷香去倒了杯温白水, 徐玉宣要自己喝, 两只小手托着茶杯,咕咚两下,就喝完了。

纪嬷嬷紧接着问他要不要去院子里玩一会儿。

徐玉宣注意力被转移,道“想玩捉迷藏”

纪嬷嬷一口答应,然后吩咐荷香“去将小公子院里丫鬟叫来几个, 让她们过来陪小公子玩捉迷藏。”

荷香应是,福身后离开。

这时徐玉宣突然去拉纪嬷嬷,说“嬷嬷也玩”

纪嬷嬷“行, 嬷嬷玩”

毽子都能踢,捉迷藏而已,不在话下。

大晋风俗,男女定亲若是准备办定亲宴, 则男女双方家中都要安排一场。

国公府只和陆家沾亲,所以只赴了陆家这场。

文家的定亲宴早在十日前就举办过了,作为文家的亲家,徐姑母是带着儿媳去了一趟的。

因此她们当中,除了文氏外,只徐姑母近距离瞧过与陆心妍定亲的文家嫡次孙。

有外人在的时候,徐姑母话并不多,属于别人说三句她点头微笑两下然后再回一句的那种,她只在自己人面前话频些。

正好定亲宴上,一桌子都是自家人。

定亲宴结束后,徐姑母还有些意犹未尽,温叶听了一耳朵,也没过瘾。

她与徐姑母两两相望,颇有一番依依不舍。

有外人在,文氏赶紧上前明请暗拽让徐姑母上轿,生完孩子之后,她胆子都大了不少。

姚氏这边也在大姑太太的授意下,上前小声提醒了温叶一句。

温叶遗憾地转过身,同姚氏一起往国公府车轿的方向走去。

上轿前,大姑太太特意过来道“就连我有时候都受不了她那般密的话,你瞧着倒是听得意犹未尽。”

温叶冠冕堂皇道“姑母只是在帮我更好地了解盛京的世家权贵们之间的关系。”

她在温家时,能听到这些八卦事儿的机会可不多。

已经上轿的陆氏掀开侧帘,眉眼温和道“姑母,快上轿吧,天色不早了。”

大姑太太笑着去了后面的轿子,姚氏朝温叶微微颔首,然后跟随大姑太太一起。

云枝这时也过来扶温叶。

温叶弯腰进轿,心里在想,国公府还真是为她良心打造的下半辈子养老地。

两位姑母的性情她都爱极了,一个能吃玩到一起,另一个能八卦到一快。

还有陆氏。

陆氏就更全能了,直接把她衬进了废物坑,温叶很享受躺在废坑里。

怕她这个小废物会饿死,陆氏还时不时就往坑底扔银票和宝石。

还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供她调侃玩耍,以及长相俊美脾气好、工作忙到回不了家时必会汇报行程的洁身自好不乱搞的合法丈夫。

想到这里,温叶进轿后,朝陆氏弯唇一笑。

内心则感叹,嫂嫂啊,多谢你当初眼瞎看上我。

陆氏被她这一笑弄迷糊了,心里不由在思考,温氏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就在陆氏想开口问时,温叶凑近前,真心实意道“嫂嫂,你真好啊。”

陆氏“”

不对劲。

回到国公府,申时都快过去了,温叶与陆氏进府后很快分开,一个往西边方向去,另一个径直往前。

出门一整天,还是有些累的。

回西院的途中,温叶遇到了忍冬。

她眉头微挑,待对方行完礼后,问“小公子在西院”

忍冬恭敬回道“是。”

温叶没再说什么,继续前进。

忍冬抱着托盘跟在后面,托盘上整齐摆放了一套小孩穿的冬衣鞋袜。

温叶一进西院,就瞧见了廊下的徐玉宣,小脚不停地动,仿佛地面烫脚一样。

明明春天都还没到呢。

后来温叶才知道,这小子和纪嬷嬷几个一起玩捉迷藏,走得急,一不小心左脚踩到右脚,一屁股坐在了泥地上。

幸好是泥地,若是青石地面,他那小屁股就算不开花估计也得变成青青紫紫一块。

衣裳沾了泥,自然不能穿了,是以纪嬷嬷赶紧叫忍冬赶紧回去拿一套过来换上。

等徐玉宣换好干净的衣裳,温叶已经喝了两杯茶了。

不知为何,温叶觉得自己好像从徐玉宣脸上瞧出了心虚

还是对她的

徐玉宣步子在走出内室后停下,和温叶对视了好一会儿。

就在温叶要收回目光时,徐玉宣小脚步动了,颠颠走过去,在纪嬷嬷的帮衬下爬上凳子,用手去拎茶壶发现拎不动,又赶紧看向纪嬷嬷。

纪嬷嬷估摸着他的意思,试探地倒了杯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