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宋元崖山海战 第七个直播视频:精卫……(1 / 2)

宝佑四年, 文天祥中状元后,不仅他父亲便逝世,文天祥便回家守丧。等到开庆初年,蒙元的军队攻打南宋, 宦官董宋臣上疏让宋理宗迁都, 南宋朝廷中无人敢言一语。当时任职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当即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 以统一人心, 但未被采纳, 于是文天祥便自请免职回乡。

当时奸臣贾似道当政, 文天祥曾数次起草制诰,所写文字皆为讽刺贾似道。而十分不悦的贾似道便暗中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文天祥。于是几次被斥责的文天祥就在十七岁的时候被迫以钱若水的例子退休。

咸淳九年, 文天祥被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还见到原先的宰相江万里1,并与之交谈几句。

江万里也是一代烈士名臣, 他从政四十五年,为官九十一任,遇事敢言、政绩斐然、为官清廉、忧国忧民。江万里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堂,济时艰,务教化。

德佑元年,在国破家亡之际, 江万里与其子江镐,毅然决然率一百八十多家人投止水池殉国,意图以自己及家人之死来唤醒天下忠义节烈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万千众人之力,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

江万里以身殉国, 终年七十七岁,后宋恭宗赠江万里太傅,益国公,此后再加赠太师,谥号文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一代名相江万里的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史书亦称之问学德望,优于诸臣,议论风采,倾动一时。,更是被后世评论为江西著名的地方先贤之一。

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门稀少。后世之人把这样一副楹联镌刻在江万里老家古心堂的门楣上,正是对一代名相江万里的最客观评价,也体现华夏后人对江万里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被后世誉为宋末杰,还有江万里这一位名相。南宋从来都不缺有能力的臣子,也从来都不缺能打胜仗的将军,所以宋朝怎么会输宋朝怎么能输宋朝怎么输

德佑元年,江万里已然年老,但他欲报效国家的心从未老去过。

更甚至在从神仙这里知道南宋真的被那蒙元军灭亡之后,江万里心里更是燃起愤愤不平的怒火他现在不能死因为他还要继续为国为民效力,神仙之言让他看到另一条出路,那他自然就是要把自己这风烛残年的身躯发挥到最大用处。

江镐扶住自己的父亲,随后询问接下来他们应当做什么。

江万里精神抖擞道“去寻文天祥,去寻陆秀夫不管寻谁,我已然知道大宋的国运还不曾断绝,我们宋人还可以继续抗战”

原本江万里要带着一家人投水自尽,就是看透大宋那软弱无能的本性,想要用自己的死来振奋他的那些学生,甚至是整个大宋的抗争之心。

可是现在不需要了。

因为就凭借神仙如此恨铁不成钢的话,便是有一点点良知和羞耻心的人,都不会再有胆子说投降说撤退。

只要宋人挺起脊梁,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再说回文天祥,咸淳十年,文天祥被南宋朝廷委任为赣州知州。开庆元年,元兵南进,临安受到严重威胁。在举朝慌乱的危急关头,文天祥毅然决然的提出抗元。

从景定元年道咸淳八年,文天祥次被罢官,可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文天祥还是挺身而出,并且舍身忘死。

德佑元年,长江上游告急,南宋朝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文天祥在接到诏书之后用自己全部家产充作军费,几天时间门里就聚集一支万多人的勤王军护卫临安。

德佑二年正月,元军大举南下,直至距临安十里处,南宋朝廷上下震恐。于是南朝朝廷便派文天祥前去元营谈判,而文天祥便深入元营,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舌战,而元军敬佩文天祥的胆识过人和大义凛然,便不敢杀他,但也不会放他回朝。

元军把文天祥拘留起来,并押送北方。途中文天祥得到友人相助,方才脱逃,复又从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人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文天祥率军进攻江西,接连收复诸多失地,从此南宋朝廷军威大振。

但很不幸的是,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年多,宁死不降,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差点忘记提醒一件事,那就是祥兴元年八月,文天祥你所率领的军队会发生瘟疫,士兵死了几百人,而文天祥你的母亲和儿子也死在这场瘟疫之中。现在我提前告诉你,可要记得预防。

如何防治瘟疫,我听玄女姐姐说已经是巫山姐姐已经讲授过,凡是人群密集又死人较多之地,大多都会发生瘟疫,因而对于死人的尸体一定要妥善处理,否则必定会反受其害。

听到神仙的提醒,祥兴元年正月初的文天祥当即对神仙恭敬一拜他能料想到,兵败必然是和那场瘟疫有着难以避免的因果关系,此时能被神仙提醒,那战局便可扭转乾坤。

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时经过零丁洋,于是悲痛苦闷情绪下作诗一首辛苦遭逢起一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那狂风之中的柳絮,个人又哪里堪言说便是那骤雨里的浮萍。

宋朝,正在慷慨激昂抗击金军的岳飞辛弃疾皆忍不住重复那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连李白和杜甫都呢喃自语,赞叹文天祥诗中所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真是浩然正气凛然于世”

除了一首过零丁洋,文天祥还有一首名作正气歌流传于后世,并被誉为浩然正气的经典之作。

精卫素手一番,便见无数历史人物画面在天幕之中浮现,而随着那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出现,正气歌的内容也被诉说出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3

精卫一边念着,一边在天幕之中现出历朝历代忠义之人的画面。

有春秋时即便是死亡也不能阻止记录下真正历史的太史节气,有为了报国仇而散尽家财只为刺杀秦始皇嬴政的留侯张良,有在匈奴之地牧羊十九年始终坚贞不屈的苏武,有宁为断头将军不做投降之将的严颜,有忠心耿耿的嵇侍中血。

有固守睢阳宁死不屈的张巡,有起兵讨伐叛将安禄山兵败被俘且当面大骂安禄山被钩断舌头仍不屈的颜杲卿,有拒绝朝廷征召一生都在安贫讲学的名士管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率军北伐敲着船桨发誓要北定中原的祖逖,有不愿同流合污当朝以笏敲打反贼朱蟊的段秀

“崔杼其君。”

“赵盾弑其君。”

“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亮有一计”

“此嵇侍中血,勿去”

“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岂从汝反耶”

“”

无数的画面从历朝历代众人面前闪过,与正气歌内容上的诸多人物对上,甚至在那些人物周围还有各自的名字,实在是教人看一眼都为之悲痛愤慨。

国时期的刘备泪流满面,看着天幕之中诸葛丞相那面色憔悴的模样,心中忍不住悲伤万千,当即拉着身旁诸葛亮的双手,真心说了几句之后,重点还是要求诸葛亮必须多吃多睡劳逸结合,万万不可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想我蜀汉若是无军师你一人,怕是亡国之相再起还望军师你千万要保重身体,绝不可再操劳过度了否则备亦是要不吃不喝辗转难眠矣”

诸葛亮“”

其实如果主公和两位将军都能够改一改性子,多活个几十年,那他确实也用不着如此操劳,自然也就能跟着多活几十年。

不过这种话肯定是不能这么直接说出,否则张将军怕是要恼羞成怒了。

大家都觉得很感动,并纷纷赞叹那些仁人志士的忠贞美德,只除了一个人。

秦始皇嬴政的面色绝对算不上好看,虽然在知道一次刺杀事件确实有利于防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被后世举例子。

尤其是举例子还不写他统一六国的功绩,而是注重他被刺杀

大秦丞相王绾和大秦公子扶苏小心翼翼地瞅一眼顶头皇帝陛下的不悦神情,觉得他们现在还是不要说话为好,免得惹皇帝陛下更加不高兴。

至于最为高兴的当然是属汉初的张良,虽然那次刺杀他猜错的车架,但流传于后世,让嬴政的风评变得跟糟糕一些,实在就是一件让人极为高兴的事情。

尤其是想到现在嬴政也看着天幕,还知道自己被他刺杀一事,张良心中就更是觉得满意。

只恨不得神仙能多念一些跟这种事情相关的诗文,好让嬴政的生活过得不愉快一些。

总之仇敌嬴政越不高兴,那他张良就越高兴

元至十九年十二月,文天祥誓死不屈,最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被追封谥号为忠烈。

宋度宗咸淳九年正月,南宋在襄樊之战中战败,长达六年的襄樊之战宣告结束,也为南宋敲响了亡国之钟。襄阳城被攻破,吕文焕投降之后,蒙元便以吕文焕为先锋,一路沿长江东进,并沿途招降吕氏旧部。因此其他宋军也无力抵抗,至此长江防线接近崩溃,蒙元大军很快就濒临建康城下。

如果南宋朝廷要力挽狂澜,襄樊之战便是关键。